2016年3月26日 星期六

自我體會

就這樣, 在補習社教了兩個月了.
老實講, 來補習社的學生,
除了一些個別問題,
大部份的學生, 成績是不錯的 (還有兩三個是優資生),
看見他們在課餘後仍努力去補習,
我也有一絲的懷疑, 是不是我自己有問題?
殷殷的成績一點都不及他們, 為何我沒把她送去補習社?
我竟然去教人家的孩子, 為何不救救自己女兒的成績?
所以, 內心一直都很糾結.

平時在報紙或網上看見不少 “怪獸家長" 的新聞,
但今次, 我真的近距離接觸,
看見不同形形式式的孩子,
尤如一面鏡子反射給我看,
如果我跟他們的父母一樣, 我的孩子也如此模樣.

曾有個學生八掛地問我: 老師, 你結左婚未?
我答: 我結左, 還有兩個小孩子.
學生驚訝地問: 你來左補習社教我地, 咁你的孩子點算?
我笑說: 他們在家玩囉, 玩玩具呀, 看圖書呀…..

係, 我家的孩子, 永不會是名列前茅那一種,
但他們的假期, 永不用跑去補習社,
至少, 是過得開心的.

<photo from google>


2016年3月25日 星期五

孩子喜歡甚麼你知道嗎?

這個星期, 大部份的小學不是考試週就是測驗週,
總之, 捱過這星期就可以開心地放復活節假.

我問那 80多分的女孩: 今次英文測試懂嗎?
她又 “阿愁" 上身: 不太識啊…..英文作文我作唔到…….
其實她平時做的練習,
英文文法, 名詞運用全都做對,
我估她應該又可以拿 80分 (至少).
我安慰她說: 你造句子絕對沒問題, 只是你不愛英文科, 
所以作文無興趣.
她雙眼發光地說: 是啊….我不喜歡英文科!
她再說: 我最愛常識, 我在學校贏過 “常識小博士".
她還提議我: 不如你下次整常識工作紙給我做....
(我心想: 教中英數已經教到頭暈, 不想開多一科常識喎)

下堂後, 她媽媽好緊張拉住我,
說: 阿囡話今次英文測驗不懂, 唔識作文喎!!!
我答: 她也跟我說了, 英文作文要一點創作思維, 可能她不喜
英文, 所以作文這回事對她有點難…..
她驚訝: 吓….她不喜歡英文咩? 點解呀?
(我心想: 吓….你唔知你個女不喜歡英文? 竟然唔知?)
她呆了幾秒,
然後追問女兒: 點解你不喜歡英文? 點解呀…….
女兒不敢答, 我唯有解答: 她最愛常識科!
接著, 她媽媽又追問女兒: 吓….你鐘意常識科咩? 幾時開始架…..

看來, 我也要多些同女兒傾下計,
免得她喜歡甚麼我也不知道呢.



2016年3月24日 星期四

究竟是誰的錯?

在香港, 「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
(=ADHD, 英文全名 “Attention Deficit and / Hyperactivity Disorder)
亦翻譯成 “多動症".
他們可分為三類:
I. 主要是注意力不集中(30﹪)
II. 過度活躍/容易衝動(10﹪)
III. 注意力不集中, 及過度活躍/容易衝動(50﹣60﹪)

造成 ADHD 的確切原因目前雖然沒有定論,
但有研究清楚顯示 ADHD 是神經生理及高度遺傳的疾病.
基因、環境和不同的人生階段,
都是影響 ADHD 症狀嚴重程度的因素.

那小女孩, 完全知道來補習社的目的,
但坐不夠 15 分鐘, 她開始沒耐性,
尤如被蟻咬, 離開坐位, 爬上桌子,
然後又爬落枱底不知在找甚麼, 又搞垃圾桶.
我跟她說了無數次: 坐返埋座位/ 唔準爬/ 專心D……
她完全聽不到我在說甚麼, 自己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老實講, 我對住她, 完全沒辦法.

雖然課堂只是一小時,
上了 15 分鐘, 我也想立即敲鐘落堂 (嗚…..)
為了令她 (和我) 都有好日子過,
我直接地問她: 你不想上堂, 咁你想做甚麼?
她開心地答: 畫畫!!!
於是我在打印機拿出一張白紙, 由得她自己畫過夠.
畫畫那一刻, 她真的可以靜靜的,
畫滿一張白紙, 我再給她另一張,
總之, 我想順順利利地教完然後落堂.

落堂時, 她的爸媽一起來接她,
還很緊張地問我: 她今日上堂點呀?
我如實地說: 她剛才有爬落枱底, 我怕她可能撞瘀了某處地
(我備定案先, 免得她父母以為我虐兒)
她爸爸立即說: 她總是這樣, 撞到周身瘀傷已經慣晒…..
我再說: 她不夠半個鐘已經無心機上堂了.
(係, 我係戴頭盔, 
免得她父母回家後發現她甚麼都不懂, 以為無教)
她爸卻說: 她咪就係咁囉, 我每次講不到十句就會扯火, 
所以才送她去補習社算了…….

呢一刻, 我開始同情那個女孩,
究竟是誰的錯喔?




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

第一次接觸 ADHD

接手教英文精補班時,
老闆說有一女生有點難搞, 叫我做定心理準備.
我不明, 難搞是甚麼意思?
成績好差???
新移民完全不懂英文???
我望望其他老師,
他們立即低頭迴避我的眼神…………..

那女孩剛上小一, 即跟我女兒一樣大,
個子小小, 第一次見我蠻害羞,
我心想: 大柢跟其他小孩一樣不喜歡英文科擺了.
上堂之後, 真相終於揭曉…………………….

即使我不是讀教育科, 亦從沒有讀兒童心理學,
但一看她的行為, 可以看出她是患有 “專注力失調症"!
落堂後, 我立即向其他老師求證.
我驚訝: 天啊~ 她在學習上有困難是因為 “專注力失調症",
不是來補習社就可解決的.
有一老師說: 她父母是知道的, 就是不肯去面對.
我再說: 她仲要讀某區知名的小學, 根本不適合她讀.
老師說: 他們就是不肯放棄那間小學, 硬要女兒讀下去.
我不忿: 她要接受專業的治療, 才能解決問題的根源.
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 (簡稱AD/HD) 是一種發展障礙
,
患童的智力正常, 但由於腦前額葉細胞的活動量較少,
其執行功能較弱, 常常無法抑制腦中無關要旨的念頭,
處理和組織資料的能力亦較慢, 很容易出錯.
課堂學習需要深思熟慮, 也要長時間地集中專注力,
對專注力失調型學童來說是十分吃力,
所以他們的學業成績難免強差人意.

平時聽這個名詞聽得多,
但今次我是第一次接觸這類小孩,
忽然間,
我覺得我條路不易行了 ……………..




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一

辭職旅行的意義



又踏入考試周,
(係, 女兒的學校是一年四考, 今次是第 3 次期考)
陪女兒溫書, 我就看這本 “辭職旅行的意義".
我相信, 我這一生也做不到這回事,
唯有睇人家的經歷好了.

*****************************************************
<內容簡介>
勇敢踏出舒適圈,
體驗世界另一側的生活,重拾與自己的孤獨對話。

上田莉棋告別人人稱羨的旅遊記者身份,
以西班牙為起點,前進拉丁美洲旅行,
沒有訂下旅行計劃,沒有預設回程時間。
學西語結交世界各地朋友,
做志工幫野生動物重回大自然,
上山下海看盡自然人文奇觀, 
樂天中南美人帶她重拾對生
的熱情。
 一個人旅行,
做最多的不是什麼吃喝玩樂,而是學會當個觀眾,
不單是對別人,也還有和自己對話。
聆聽自己心裡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和接受那不完美、黑暗面的自己;
從中讓自己進化成更好的人,成為更值得喜歡的自己。
讓我更加坦然面對自己,
尋找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跟
值。
********************************************
<資料來源: 博客來>


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學生送給我的

那個 80 多分的女孩, 自信心極低,

開口埋口也說 “自己無用", “自己好蠢" 的說話.

我常常安慰她: 平均分有 80 多分已經叫好好了.

(那當然, 現實是, 她媽媽要求她要考得更好)


我看見她書包裡有一本畫簿,

我問她: 可否給我看看你的畫作.

那刻, 她雙眼發光, 立即遞給我.

她的畫作, 畫得很好.

我真心地說: 畫得好美啊!


結果, 一個星期後, 她送我這一幅畫.

我驚訝: 畫得那麼美, 你捨得送給我?

她爽快地答: 沒問題啊!

(只不過教了一個月, 就收到學生的禮物, 令我很鼓舞呢)



2016年3月15日 星期二

80多分的女孩

在英文精補班, 有一女孩沒精打彩地伏在桌子上.
我問她: 你不舒服嗎?
(現在正值流感高峰期)
她立即坐起身說: 不, 只是有點累…..
我再問: 昨晚很夜瞓嗎?
她說: 是呀, 昨晚要學抬拳道.
我說: 那一陣落堂後, 你可以回家睡吧.
她說: 不啊, 還要去補中文和數學, 再然後去學畫畫.
我聽後, 立即呆左.

她只是一名小三學生, 在區內讀某知名小學.
我問她為何中英數都要補習?
她答: 因為上年考得不好, 今年不能升讀精英班.
她所謂的成績不好, 平均分也有 80 多分 (天啊!!!)
只是因為被踼出精英班,
她就被媽媽送去補習社補中英數了.
(好可憐! 又一個好典型的怪獸例子)

補習社老闆說: 其實我們最怕教這種成績已很好的學生,
因為我們根本沒可能幫她考到 110 分,
成績不好的, 我們反而還有教學的空間, 
可以慢慢去改善…
(其他老師也一致同意地點頭)

孩子考得不好, 家長會擔憂,
孩子考得好, 家長又不滿足.
如果我家的孩子, 有她的成績, 我已經好滿足了.


 <photo from google>

2016年3月14日 星期一

遊魂在太空

上第一堂小一數學精補班時,
我幫小孩重溫加減數.
(因小一下學期, 正在學習加數如何進十位)
很多小孩升上小一, 都覺得數學科好難.
這也不難怪, 在香港, 普遍只著重英文語言發展.
孩子一出生, 被送去 playgroup 學英文,
英文就說到 “咯咯聲",  但對數字就缺乏靈敏度,
所以, 小一數學一出現應用題加減數, 立即考起小孩了.

班裡有個 2 個女孩, 全程眼定定地望住我.
我走向她們身邊問: 是不是我說得不清楚?
她們仍然傻了眼望著我.
我再問: 學校有沒有教進十位的加數???
她們一齊搖頭.
(我心想: 奇怪….仲未教???)
我好奇地問: 咁你們讀那間小學呢?
她們答: 我們未讀小學呀, 我們讀 K3 .
(晴天霹靂!!!!)

落堂時, 我問坐門口的 Reception 文員,
為何有兩個 K3 幼稚園生報讀小一數學精補班?
文員答: 她們的媽媽想孩子預先學定小一數學,
那麼升小一時, 就不會覺得困難………
救命呀! 她們 6歲都未到就要學定小一數學,
怪不得她們聽不懂我在說甚麼?
她們連數學的加減概念都未有, 又如何學應用題呢?
如果家長想小孩學好數學,
要先從基本功著手, 從日常生活運用數學.
例如去超市時, 叫孩子數下購物車內有多少東西?
然後抽走兩三件, 再問小孩現在多少件.
令小孩習慣地運用數字來思考.

很多家長都想孩子 “學定先" 來行先一步,
但孩子的思維有時未必能 “同步" 去吸收,
情況尤如那兩個女孩,
錢已付了給補習社, 但她們卻遊魂在太空之中……….
(好可憐…..又一個怪獸例子)

 <photo from google>


2016年3月13日 星期日

一定要有功課

由於我是中途介入, 小學課程也上了一半.
所以我在上第一堂時,
要收集各學生在上學期的考試成績,
然後記底他們上堂的情況, 每個小孩的個性/ 特點/ 弱項,
就跟我平日開會見客一樣, 
要捉摸客戶的心態, 才可以步署去.

雖然是精補班, 但上課前也要預備,
要備課, 要列印上堂的教材及工作紙,
但我們不用處理行政工作, 不用上課活動, 
不用處理學生的家事……..
相比起正規的教師, 我們舒服得多.
怪不得有不少退休教師,
也去補習社教學來打發時間呢.
(老實講, 退休後仍有這份工作, 簡直是優差, 我都想呀)

補習社有負責行政的同事,
她提醒我: 一定要預備功課給小孩子回家做.
我驚訝: 吓!!! 返學已經有功課做了, 補習社也要俾功課???
同事無奈地說: 家長一定要有功課才安心, 
這樣才覺得孩子有學習過.
我聽後有點暈,
估不到, 怪獸家長無處不在, 連補習社也有.
我要快點帶女兒來看看,
她是多麼的幸運沒有一個 “怪獸媽媽" (哈哈)

每個來補習社的學生, 也有一本手冊,
跟正規學校一樣, 有學生相片, 個人資料紀錄,
內裡還紀錄每堂的課程內容, 家課一欄.
重點是, 家長要清清楚楚地知道孩子的學習進度.
原以為補習社只是幫小孩填回學校的空白,
怎之, 又是一個地獄跳入另一個地獄.



 <photo from google>

2016年3月12日 星期六

小學精補班

一個月前, 我告知女兒,

媽媽逢星期六開始要去教小孩,

所以你要自立地做好功課, 然後待我回來檢查.

女兒驚訝: 吓….你教其他小孩子, 咁我點算?

我反白眼: 平日我叫你溫書做練習, 你總是十萬個不情願,

現在我教去其他小孩子不煩你了, 你應該開心才是.

(嘿….對付小孩子, 有時要耍一點技量)


她後悔了, 要我陪她溫書.

我安慰她說: 好喇…..遲一點媽媽也帶你一起去上堂.

有其他小孩在場, 

相信到時她會快手快腳完成我給她做的工作紙.

雖然說是補習班, 但並不是普通平日的功課班,

這裡的教材, 是依學校的進度及範圍.

即是好似當年我們會考前報的補習班,

有精簡的筆記, 令學生在短時間內追返課程.

而我負責的, 是小學中英數精補班.

(係, 你無睇錯, 不是中學, 是小學!!!)

連我都不明白, 中學生要應付文憑試考大學,

上精補班是合情合理.

但點解小學生也要上精補班呢?

重要是, 有很多小一學生已經報讀.


來這裡上精補班的小孩,

平日在學校裡沒專心上堂,

放假時又沒有好好溫習填回上堂的空白,

久而久之, 一到考試測驗就不合格了.

我們那個年代, 考試測試不合格,

是好閒的事, 有誰沒試過?

但到了這個年代,

小孩子一不合格, 立即被家長送到補習社裡去.

怪不得到了這個世紀,

補習社是一個好賺錢的行業, 長久不衰.


<photo from google>

2016年3月11日 星期五

My new page


一個月前, 我接受了一個新挑戰, 多了一個新身份.
(嘿….別亂猜, 我不是又有喜)

逢星期六, 我在補習社教學,
小學生們叫我 “鄧老師".
而我, 終於可以一嘗做老師的滋味.

沒教學經驗的我,
來到補習社時, 才發現教師人才濟濟,
基本上要擁有教育文憑, 語文基準試證書,
教普通話的, 要考北京的專業試,
教個別科目的, 要有相關的專科畢業.
亦有不少已退休的教師來這裡任教.
所以, 我是沒有任何資格入這個行業.
(而我頂多只有一張 MBA 畢業證書)

我懷疑, 問老闆: 為甚麼會讓我教?
老闆笑說 "雖然你不是教育界出身
但你卻有自己的一套來教孩子, 來試試吧!"
竟然不介意我沒經驗,
又可以讓我邊學邊做, 還有糧出.
這個難得的機遇, 簡直是上天給我一份禮物.
倒是老闆關心我: 你已經是在職媽媽, 還要在星期六去教學, 
辛苦嗎?
我笑說: 平日的星期六我也是留在家裡教孩子溫書做功課,
現在, 只是轉換場地人物吧了.

說真心的, 我接受這份工作, 完全是出於私心.
我可以透過教其他孩子時, 
從而磨練自己教孩子的技巧.
我一直以為是對的, 可能是錯的, 只是女兒沒說出來.
另外, 透個補習社的教材, 
我可以改善自己的教導方式,
尤其是數學科, 如可把一堆數字變為圖象化,
那麼, 日後我教殷殷軒軒時, 更加得心應手了.
說到底, 還是我得益最多吧.


<photo from google>


2016年3月3日 星期四

媽啊,一下迷路一下爆走


最近, 迷上這本書, 令我看到欲罷不能.



這本書在台灣大熱.
因為迷路是現時全臺灣最知名的小小圖文作家.
當所有人都看見那超乎年齡, 令人豔羨的天分與才華時,
卻鮮少人知道,
迷路其實是個多動症(ADD)合併學習障礙的孩子,
而他的媽媽米米,則是獨立撫養兩個孩子的單親媽媽.
他們的故事不悲情,反而把生活玩成一場精采遊戲!

作者米米不是什麼育兒達人, 更不是教育專家,
但她的教養是孩子最溫柔的指引, 
也是最安定的依靠.
醫生宣判不吃藥就連生活都無法自理的特別孩子,
卻成為全臺灣年紀最小的圖文作家. 
因為身為母親, 她願意停來,
耐心陪伴孩子找到想走的路, 
即使是迷路, 就算爆走, 也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