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6日 星期五

如何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


曾經為某個網站寫過一篇教學心得, 在此分享一下.

====================================================
《如何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


香港的小孩一升上小學,普遍都很害怕作文這個科目。 
不是不懂寫生字,基本上由讀幼稚園起,小孩子已經學回了一大堆生字,
學寫作之前,小孩子應該要經過四個階段的發展: 聽,說,讀,寫。 
依次序,聽,說,讀就是寫作的前奏。
 所以要寫作寫得好,父母先要訓練孩子在聽,說,讀這三個範圍, 
切記只要求孩子不停地寫寫寫。 
我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做好寫作的基本功。


1) 引發好奇心

家長可以從四周環境人物事情開始,教導孩子細心觀察環境, 
例如乘公共巴士時,和孩子一起觀察附近的乘客在做甚麼;逛菜市場時,
叫孩子數說一下菜市場有甚麼食物或東西賣。 
平日多吸收材料,到真正下筆時,就可以有所 “輸出”, 寫得開心。 
另外,家長要鼓勵孩子常常思考,讓 “六何” 先生常來拜訪。 
何謂 “六何” 先生?
就是何因,何人,何時,何地,何事,何物。
 從這 “六何” 思考事情之間的關係,經過和結果。 
這種思維就是 “創作思維”的基礎。


2) 培養情感

中國人較為含蓄,是情感內斂的民族,不像西方人注重情感的表達。
沒有情感,寫出來的文字也冷淡無情,對寫作不利。 
小孩子要從小學會用喜怒哀樂來表達心中的感受,
到他日寫作時,就可以用文字來形容自己的內心世界,
令人從文字中也找到感情。 
父母亦可以給孩子說故事時,用真情流露的聲調,加上情感和節奏,
令孩子習慣用言語來舒發感情,然後再用文字來表達。

3) 大量閱讀

閱讀,就是他日寫作的材料,還要大量閱讀。 
閱讀範圍不一定是故事書,亦可以從日常生活上,
例如街上的廣告,路牌,地圖,餐館的菜單等等。
這一切生活上的細節都是閱讀的材料。
 記住要孩子保持一定的閱讀量,為日後寫作做好預備。
父母可以跟孩子玩紙卡遊戲,在紙卡上寫上 “藍色”, 
叫孩子輪流說出有關藍色的東西?
答案可以是: 藍色的大海, 藍色的天空, 藍色的衣服......
叫孩子輪流睿出有關藍色的東西?然後再換另一個題目。


其實小孩子天生已有很大的好奇心,對四周事物都要觀察一下,
但小孩只隨便看了便算,沒有做到觀察入微,
亦未懂得把所看到的影像轉化為寫作的材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