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5日 星期二

誰是榜首?

在香港, 如果經濟上許可,
家家戶戶都會讓小孩學 (至少) 一樣課餘興趣.
即使家庭入息剛剛夠用,
也會死慳死柢讓孩子上興趣班.

我地有時都很疑惑,
我們的學生究竟上多少校外的課程呢?
每次見他們都急急腳來上堂, 落堂後又趕下一場.
我們看到此情此景, 總是嘆息.

暫時以我們所知,
那個 80分的女孩是龍虎榜的榜首.
不是說成績, 而是她上課外班的 “數目" 是榜首.

******************************************
平日星期一至五 (放學後): 去補習社上家課班到 6點
星期五晚: 學抬拳道
星期六 (由早上到下午):
學長笛/ 補英文/ 補中文/ 補數學/ 學畫畫
*******************************************
即使不計平日的家課班,
她已經學 3 樣興趣, 另補 3 個學科.
(數口精的, 可能粗略計到一個月給補習社的洗費)
只不過是讀小三的學生,  已經忙過我們大人.
星期六要連續上五個課程,
可以幻想到, 她連食午餐的時間都無,
她是帶備麵包或餅乾, 在班與班之間來充飢.

原來高處未算高,
今次, 有一位 K3 女孩想挑戰她的位置.
(係, K3 = 幼稚園生)
她的媽媽已經報了以下課程:
星期六 (由早上至下午)
中文識字班/ 繪畫班/ 數學班/ 英文唱遊班

真不敢想像,
這位女孩上小學之後, 將要上多少個補習班?
心水清的朋友實會問: 明明都未上小學, 點解要報中英數?
(我不是她阿媽, 所以我不懂答你)
對於一個五六歲的孩子來說,
中文詞不達意, 英文生字串不出來, 一點都不出奇.
每個孩子的學習進度有別, 有些快有些慢,
學得慢, 就給她多一點時間, 不用特地去補習社呢.
不久的將來, 不再是小學生上補習社,
而是 “幼稚園生" 上補習社了.
(喂, 一定要戎左尿片來上堂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