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6日 星期日

暑假的意義

不是何時開始,
家長有一個觀念, 孩子放暑假就要上暑期班 (???)
對於補習社來說,
當然又是一個賺錢的黃金機會.
我地一班老師, 在學生期終考試前一個月,
忙於幫孩子溫書, 連暑假的課程也未定,
但已有不少不少的家長叩門來問:
有沒有暑期班的資料?
暑假你地開甚麼課程?
我想幫小孩子報暑期課程?
天啊! 平日在補習社補不夠嗎? 連暑假也要來補習社.

暑假的原意, 
是想學生在連續 10 個月的學習期後可以休息一下.
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 暑假一般有4-11周,
有些地方更長達約 3 個月.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 “暑假" 的由來是有意思的.

**************************************************
十九世紀中葉,
在美國教育家Horace Mann等的推動下,
美國進行教育改革,如統一教育制度,
學校放暑假是其中一項,
得到醫學及心理學界的支持,他們認為學生長期「受壓」,
不利成長,而且夏天擠在一起,容易滋生傳染疾病。
經過半個世紀努力,加上社會條件成熟,水到渠成。
美國轉型工業社會,交通成本降低,中產興起,
一到夏天,父母帶著子女渡假,
學校空空,放暑假的阻力減少。
二十世紀初,放暑假成了美國的教育制度,並影響全球。

***************************************************

所以, “暑假" 是小孩子盡情去玩的專利.
但時下的父母, 總是認為 “玩" 這一回事是很浪費時間,
一定要學一點東西才覺得這個暑假過得有意義.
結果, 衍生了多式多樣的暑假班.

(先戴頭盔) 本人也是兩名小孩的媽媽,
完全明白其他家長的心理.
但其實不上暑假班, 也可以有很多活動可以做.
去公園玩, 去圖書館看故事書, 在屋企樓下踏單車,
輪流去鄰居家玩, 在家裡做手作, 自製玩具…………
想當年, 我們也是在家裡玩,
自創各式各樣的遊戲, 渡過了很多個快樂的暑假呢.



2016年6月18日 星期六

91 分

來到這個星期,
所有小學已經派發了終期考試的成續.
我們每一個老師, 都會問學生成績如何,
看有沒有地方需要再改善.

那個 80 多分的女孩,
我知她一定考得不錯,
但心底裡還是擔心: 上次已經 86 分了, 今次會考成點呢?
要是沒有 86 分, 她媽媽一定給我面色.

結果, 她今次獲得 “91″分!!!
尚欠 9 分就滿分, 她媽媽開心極了,
而我卻差一點暈底喔.
近乎完美的英文, 我的額頭在冒汗呢.
我還是滿心歡喜地讚賞她說: 考得好好啊! 叻女!
她卻愁眉苦臉地說: 但媽咪說仍要繼續補英文喎.
(隆….我的頭頂立即晴天霹靂!!!)
她再說: 連暑假都要星期一至五返補習社上家課班.
我不明白, 問: 那本暑假作業, 
你不消一個下午就可以做完, 何仍要上家課班?
她不滿地說: 咪係囉, 得一本暑假作業也要我上家課班....
(我也很想說: 英文已經 91 分了, 為何仍要補英文呢?)


<photo from google>

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

有甚麼比鬼屋更恐佈?


每一次落堂, 小孩離開課室後,
總會發現桌子上留下一兩幅畫作.
小孩沒心機上課時, 最愛就是畫畫畫.
他們就地取材, 用鉛筆原子筆,
即是螢光筆也可以畫一餐…………..
我不怪他們,
即使我講得如何生動有趣,
這裡依然是補習社, 不是遊樂場,
我說的內容, 也沒有故事書那麼有趣吸引.
平日返學返足 5 天,
他們沒可能懷著興致勃勃的心情來補習社呢.
對於小孩來說, 補習社比鬼屋更恐佈….嗚!!!

2016年6月16日 星期四

一張紙做一本書



今天買了這本書,
我打算在孩子的暑假玩 “一張紙做一本書".
雖然這本書是大人手作書,
但女兒看內裡的圖畫和公仔, 大約都估到一半.
我親自解說一次, 然後由她動手做.

                                                                 <圖片來源: 親子天下>

跟往年一樣,
這個暑假我沒有安排甚麼暑期班給孩子.
尤得他們在家裡剪剪貼貼做手工,
看看圖書, 去公園玩,
做返一般小孩子該做的事好了.




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

沒關係, 我幫你



女兒在圖書館借了這本 “沒關係, 我幫你",
我打開一看, 很有趣呢.
這是新版本的 “龜兔寒跑",
不是說甚麼努力才會贏的故事.
而是教導孩子: 要贏, 還是要幫忙呢?
**************************************
<故事簡介>
兔子和烏龜賽跑,
烏龜這次準備各種工具,是不是一定贏?
那……兔子呢?
他沿途遇到──風箏卡在樹上的驢子,
掉了冰淇淋的小企鵝,
須要抱抱的無尾熊寶寶,
他會不會停下腳步幫助他們?
還是只顧比賽,把別人放在一旁?
故事讀到每一段,我們可以問孩子,
如果是他,會做什麼選擇?
再次對照故事的情節,
請孩子想想,在衝刺的人生中,
當我們半途遇到須要幫忙的人,
向他們伸出援手,比較重要?
還是趕上比賽的對手比較重要?
停下腳步就一定會落後別人嗎?
其實,當我們願意為身邊的人付出關懷時,
大家才能一起越來越好,
才能共同分享最美的「勝利」滋味。
*****************************************
<資料來源: 博客來>

2016年6月11日 星期六

原來我不夠惡

那個 80 多分的女孩,
這一個月以來, 上堂上了半小時之後,
就懶洋洋地伏在桌上睡覺.
我知道, 她不是身體不適, 只是太累而已.

由於臨近期終考試,
我忍不住拍醒她, 叫她提起精神.
她不肯, 說: 讓我瞓多陣吧! 我一陣還要去補中文數學, 然後上畫畫堂.
我心想: 拜托!  其他小孩見到你睡覺, 又會裝模作樣地扮睡,
大家都在扮睡, 我的精補班變了 “育嬰班" 了 (嗚嗚)
我好奇問: 那麼你上中文和數學的補習班, 也是在睡覺嗎?
她沒睜開眼地答: 沒有喔, 就是沒得瞓, 所以要以家瞓.
我驚訝: 點解你不在別的課堂睡呀? 為何要在我班裡睡?
她抬起頭睜開一隻眼答: 因為那個男老師很惡呀, 你不
夠他惡……..
然後她又伏在桌上休息.

哈! 現在我才知道, 原來我不夠惡.


<photo from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