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5日 星期六

日式教養不一樣





最近在圖書館借了這本書回來.
呢本是給我自己看的.
個個星期帶孩子去圖書館, 只是看孩子的書.
從現在開始, 我也要借自己喜歡的書 (拍心口).
講到尾是自己心虛, 還有個半月就到 2017 年,
這一年我看的書少得很可憐呢.
後來才想起, 
自己的圖書證是 N年前申請那款, 早已過時.
我唯有借殷殷那張圖書證一用.

說回這本書, 好值得一看 (我還想買一本自己收藏),
有人定會說: 你個囡都升小二了, 還要看育兒書?
嗯……我想講, 
小孩升上小學, 不會代表我的煩惱少左,
反而是小孩進級了, 難度越高, 挑戰越多.
看這些育兒書, 多多少少會有一點啟法.

***********************************************
<內容簡介>
日本奶奶、日本爸爸和台灣媽媽,
台日兩國教養方式大不同,到底哪一個比較好?

結婚之前,我在東京的外商廣告公司工作了快十年,
對於日本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我先生出生在北海道,
大學研究所在京都大學,工作在東京近郊,
接觸過日本各地的風土民情,
因此我一廂情願地相信他的觀念應該很正確,
想法中肯,不會有偏頗。
而我婆婆是大學的經濟和家政老師,
對育兒教養和保健衛生有專業性的見解和醫療級的標準。
在這樣的環境下,嫁給我的日本先生時,
我憧憬著生下像金城武那麼帥的混血兒;
也自信不會有不適應的地方,
但生了寶寶之後,這才面臨到所謂的文化衝擊,
我不斷在掙扎與困惑,
到底哪一國的說法才對?
經過許多事件的衝擊,我發現,
日本爸爸的教養方式讓孩子有禮貌又獨立,
而台灣媽媽讓孩子開朗又有自己的想法,
綜合台日的教養優點,真是最好的方法了!
***************************************************

<資料來源: 博客來>



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繪本 <野孩子>


這一年, 孩子看書看多了,
但我卻看少了 (???)
每次帶孩子去圖書館, 我都只是找他們要看的書.
自己一本都沒有借到,
未來的日子, 我也要看多一點, 自我增值呢.



這本繒本 “野孩子" 在早前書展中我也看到,
好可愛的封面, 我也差一點買了回來 
(可是當時買了很多, 背包很重)
女兒竟然在圖書館裡找到, 立即借回來看呢.
其實有很多繪本, 不單是給小孩讀, 是給大人去讀然後反思呢.

************************************************
<內容簡介>

怎樣看待孩子的頑皮或反叛行為?
<野孩子> 給你深刻的教養啟示!
她是森林中的孩子,
她跟鳥兒說話,跟熊找食物,跟狐狸耍。
她的生活原始簡樸,卻充滿了歡笑……
可是人類硬要馴服野孩子,
他們給她衣服鞋襪,書本玩具
美味食物。她的生活物質足,卻充滿了憤怒……
孩子天生快樂無憂,無拘無束,
但隨著成長必須學習社會上的一些規範行為。
爸媽作為孩子的啟蒙導師,應用何種方法、
何種態度去啟蒙孩子呢?
相信這本書會給你有益的啟示。

**************************************************
<資料來源: 博客來>

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

爸爸專賣店:還是我的爸爸最好!




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書 “爸爸專賣店",
一看標題已經覺得很有趣.
差一點忍不住手買回家,
但還是等一等, 可能遲一點在圖書館找到呢.

**************************************************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站在孩子角度,
探討爸爸與兒子的圖畫書,
故事內容幽默風趣,最能引起家長與孩子的共鳴。
爸爸難以親近?
家中的小寶貝是不是覺得爸爸難以親近,
工作下班一回到家,就坐在沙發上看報紙、看新聞,
還不准買喜歡的東西,
小腦袋瓜幻想著換個爸爸會比較好。
換個爸爸好嗎?
「爸爸專賣店」這本書,
讓你有機會跟小寶貝一起從故事中換掉爸爸,
但是新爸爸真的有比較好嗎?
***************************************************
<資料來源: 博客來>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我是藝術家



我在圖書館找到這本書 “我是藝術家",
內容很有趣, 我也看到不禁笑出來.



*******************************************

<內容簡介>
我是藝術家,
我喜歡在牆上、椅子上、衣服上畫畫,
也喜歡用冰箱、鏡子、衣架當作我的創作材料,
但是,媽媽好像不喜歡我的作品。
這一次,我決定要送給媽媽一份超驚喜、
為她量身訂做的藝作品……

<得獎與推薦紀錄>
★獲2014年英國凱特‧格林威大獎提名
★入圍英國讀寫學會2014年度3-6歲組選書
★105年臺北市國小兒童深耕閱讀計畫好書
★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
<本書特色>
◎發行七國語言版本
◎曾獲英國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選入紀念品商
展售書目
*************************************************
<資料來源: 博客來>

2016年9月26日 星期一

勞作遊戲書

自從我們習慣地去圖書館之後,
很少在書店買書回來了.
以前我每個月閒閒地會花五六百元買童書,
加上自己要看的書, 
一個月花千多元來買書一點都不出奇.
現在定時去圖書館借書, 可省回不少喔!
不過, 看見一些有特色的童書, 
我還是忍不住手買給孩子.


最近我買了這本遊戲書給兒子.
這本書提供了 46 款紙樣,
只要依指示黏在一起, 便可變成立體玩具.
雖然是紙模型, 但軒軒卻玩得很開心.
我相信這類書在圖書館借不到呢.



2016年8月15日 星期一

鄧老師去了哪兒?

這個 8月, 老闆給了我一份優差,
我不用走到前線教學,退居幕後學習編課程。
先跟老師們開會定下大綱,
然後以 12 堂為一個完整課程,為每一堂設計課程內容。
其實內容都離不開香港的教學範圍,
坦白說, 就是 “舊酒換新瓶”,
星期日回去開會 2 小時,
然後回家寫寫寫就可以交差了!(yo~ho!!!)

我已經有 7 個月沒有在星期六放假,
這個新工作模式,好似多了一天假期, 感覺好爽!
可是,老闆卻跟我說:這 2 個星期那個 80 多分的女孩不停問鄧老師去了哪裡?
我一聽, 心裡一酸。
雖然是短短的七個月, 一星期只見一次,
但我們已俏俏地建立了一份默契,
她對我種下了感情, 而我卻可以輕鬆地放下,
忽然間, 我想重返前線教小孩呢⋯⋯⋯⋯

2016年8月14日 星期日

機遇

今個月,是我在補習社教了七個月。
老實說,有時我也覺得很累,
星期一至五已經要返工,
到了周末也要教書,我說不累是騙人的。
但又不知何解,
到了星期六我又會乖乖地起床返補習社,
者或, 我已視為生活的一部份了。

老闆人很好,甚麼都教我,
連編時間表, 埋數, 設計課程等等都讓我試下,
差不多把營運的方法也傳授給我。
她說這些經驗對我他朝創業時有用呢。
確實, 我心裡曾有一個念頭,
希望在退休時開辦一間補習社來消磨時間。
但當了解過補習社背後的營運之後,
我⋯⋯⋯⋯打消左開補習社的念頭了。

香港的鋪租昂貴, 還要顧及老師們的飯碗,
經營補習社的壓力比打工大一百培。
整座大廈開了十多間各式各樣的補習社,
所以,一定要善用每一個老師的資源,
然後又不時更新課程內容來增加競爭力,
如果經營不當, 請幾好的老師回來也是無用武之地。

我很感恩, 可以有這個學習機會。
原來, 只要自己肯踏出第一步,
其他的機遇會隨之而來,是真的⋯⋯⋯⋯



2016年7月23日 星期六

說好了的暑假呢?

還以為來到暑假, 會無乜學生返補習社,
我地一班老師就可以 hea 下.
怎知, 暑假仲忙過平時 (~嗚)
每日的暑期班都排到密密麻麻,
連星期六日的精補班, 依舊好人齊.
我教的課堂, 一 ~個~學~生~都~沒~有~少~啊!!!
點解? 點解暑假都要咁勤力?
說好了的暑假在哪兒呢?
來到這個年代, 所謂的暑假原來是騙人的.
不, 是香港沒有暑假.

2016年7月6日 星期三

搵工難, 請人更難 (下)

新到步的文員, 只得 20 歲, 大學 2 年級.
她說自己 20 歲時, 我也要在心裡計一計,
2016 – 20= 1996, 即是 1996 年出世.
(媽啊….那時我已經讀預科了)

我自嘲地說: 你出世那年, 我已經讀預科了.
她一聽, 立即雙眼發光地望住我,
說: 你就好啦, 可以在英國殖民時代生活過.
我一下子接不上,
雖然大家的出世的年代不同, ,
但出生地還是 “香港", 同一個地方.
她再說: 我好羨慕英國殖民管治的年代, 以家個社會好大壓
呀.
(我心想: 小姐, 有甚麼好羨慕, 以前的人也有以前的壓力架)

我反問: 你現在仍讀緊書, 你有甚麼壓力呢?
她立即 “阿愁"上身說: 你不覺得以家個社會好亂咩?
我同意地答: 係, 比起以前好亂.
她再說: 咁咪係囉, 我都唔知將來可做d 乜?
我驚訝: 你已經是 year 2 了, 還沒想將來從事甚麼工作?
她一面茫然地說: 唔…..我唔想做太辛苦的工作.
(我打了個突, 心想: 天下間有甚麼工作是不辛苦的?)

我提議: 咁不如做朝九晚五的 office job 囉.
她立即很大反應: 哇…返朝九晚五咁辛苦, 我做不來呢.
我木無表情地說: 我由畢業起一直都是做朝九晚五的工喎.
她驚訝地問我: 點解你會頂得順, 日日返朝九晚五喎???
(呢刻, 我真係想吐血)
我反問: 咁你 “理想中" 的工作是甚麼?
(係, 既然她不切實際, 唯有跟她談 “理想中")
她答: 唔….最好不太辛苦, 可以 home office 做,
然後又有自己的私人時間 .
我聽完, 仍然一頭霧水,
結論是: 我跟 90 後溝通不來.

後來, 老闆笑說: 你真不了解時下的 90 後,
他們最想做的是 “網上生意",
可以 home office 之餘, 又不用每天做足 8 小時,
有空就用手機上網查看生意進度,
剩餘的時間就可以約朋友行街睇戲,
這就是他們眼中的 “理想工作".
如果網上生意 A 做不好, 就做生意 B,
總之就不要困死一份工作, 要享受自由身, 要有自己的話事權.
我終於明白了.



2016年7月5日 星期二

搵工難, 請人更難 (上)

補習社的 reception 文員在前幾天離職.
老闆總是請仍在修讀教育系的學生來做這個職位,
一來可以讓他們吸收經驗,
二來他們本身讀教育學位,
或多或少在教育上有少許心得, 省了不少培訓時間.
老闆說: 請得學生來做只可預他們做半年, 每半年都要請人.

我疑惑, 老闆再說: 咁多年以來, 無一個學生哥做多過半年,
反而請你這些師奶穩定性仲高.
以家在學的大學生全都是 90 後 (即1990 年後出世),
他們不似我們那個年代咁賺補習費作為零用錢,
他們的零用錢是不缺,
他們做兼職想賺 “一舊錢",
作為旅行的洗費或買某樣東西,
賺半年到差不多夠了, 然後辭職.
到無晒錢時, 再搵工………

聽到此, 我呆左,
我問: 他們可以請假去旅行, 然後再回來返工, 不用辭職呢.
老闆苦笑地說: 講到尾半年是一個期限, 已經無新鮮了.
我仍然不明,
後來, 新入職的文員到步後, 跟她一起午餐,
我終於見識到甚麼是 90 後了……… 

2016年6月26日 星期日

暑假的意義

不是何時開始,
家長有一個觀念, 孩子放暑假就要上暑期班 (???)
對於補習社來說,
當然又是一個賺錢的黃金機會.
我地一班老師, 在學生期終考試前一個月,
忙於幫孩子溫書, 連暑假的課程也未定,
但已有不少不少的家長叩門來問:
有沒有暑期班的資料?
暑假你地開甚麼課程?
我想幫小孩子報暑期課程?
天啊! 平日在補習社補不夠嗎? 連暑假也要來補習社.

暑假的原意, 
是想學生在連續 10 個月的學習期後可以休息一下.
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 暑假一般有4-11周,
有些地方更長達約 3 個月.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 “暑假" 的由來是有意思的.

**************************************************
十九世紀中葉,
在美國教育家Horace Mann等的推動下,
美國進行教育改革,如統一教育制度,
學校放暑假是其中一項,
得到醫學及心理學界的支持,他們認為學生長期「受壓」,
不利成長,而且夏天擠在一起,容易滋生傳染疾病。
經過半個世紀努力,加上社會條件成熟,水到渠成。
美國轉型工業社會,交通成本降低,中產興起,
一到夏天,父母帶著子女渡假,
學校空空,放暑假的阻力減少。
二十世紀初,放暑假成了美國的教育制度,並影響全球。

***************************************************

所以, “暑假" 是小孩子盡情去玩的專利.
但時下的父母, 總是認為 “玩" 這一回事是很浪費時間,
一定要學一點東西才覺得這個暑假過得有意義.
結果, 衍生了多式多樣的暑假班.

(先戴頭盔) 本人也是兩名小孩的媽媽,
完全明白其他家長的心理.
但其實不上暑假班, 也可以有很多活動可以做.
去公園玩, 去圖書館看故事書, 在屋企樓下踏單車,
輪流去鄰居家玩, 在家裡做手作, 自製玩具…………
想當年, 我們也是在家裡玩,
自創各式各樣的遊戲, 渡過了很多個快樂的暑假呢.



2016年6月18日 星期六

91 分

來到這個星期,
所有小學已經派發了終期考試的成續.
我們每一個老師, 都會問學生成績如何,
看有沒有地方需要再改善.

那個 80 多分的女孩,
我知她一定考得不錯,
但心底裡還是擔心: 上次已經 86 分了, 今次會考成點呢?
要是沒有 86 分, 她媽媽一定給我面色.

結果, 她今次獲得 “91″分!!!
尚欠 9 分就滿分, 她媽媽開心極了,
而我卻差一點暈底喔.
近乎完美的英文, 我的額頭在冒汗呢.
我還是滿心歡喜地讚賞她說: 考得好好啊! 叻女!
她卻愁眉苦臉地說: 但媽咪說仍要繼續補英文喎.
(隆….我的頭頂立即晴天霹靂!!!)
她再說: 連暑假都要星期一至五返補習社上家課班.
我不明白, 問: 那本暑假作業, 
你不消一個下午就可以做完, 何仍要上家課班?
她不滿地說: 咪係囉, 得一本暑假作業也要我上家課班....
(我也很想說: 英文已經 91 分了, 為何仍要補英文呢?)


<photo from google>

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

有甚麼比鬼屋更恐佈?


每一次落堂, 小孩離開課室後,
總會發現桌子上留下一兩幅畫作.
小孩沒心機上課時, 最愛就是畫畫畫.
他們就地取材, 用鉛筆原子筆,
即是螢光筆也可以畫一餐…………..
我不怪他們,
即使我講得如何生動有趣,
這裡依然是補習社, 不是遊樂場,
我說的內容, 也沒有故事書那麼有趣吸引.
平日返學返足 5 天,
他們沒可能懷著興致勃勃的心情來補習社呢.
對於小孩來說, 補習社比鬼屋更恐佈….嗚!!!

2016年6月16日 星期四

一張紙做一本書



今天買了這本書,
我打算在孩子的暑假玩 “一張紙做一本書".
雖然這本書是大人手作書,
但女兒看內裡的圖畫和公仔, 大約都估到一半.
我親自解說一次, 然後由她動手做.

                                                                 <圖片來源: 親子天下>

跟往年一樣,
這個暑假我沒有安排甚麼暑期班給孩子.
尤得他們在家裡剪剪貼貼做手工,
看看圖書, 去公園玩,
做返一般小孩子該做的事好了.




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

沒關係, 我幫你



女兒在圖書館借了這本 “沒關係, 我幫你",
我打開一看, 很有趣呢.
這是新版本的 “龜兔寒跑",
不是說甚麼努力才會贏的故事.
而是教導孩子: 要贏, 還是要幫忙呢?
**************************************
<故事簡介>
兔子和烏龜賽跑,
烏龜這次準備各種工具,是不是一定贏?
那……兔子呢?
他沿途遇到──風箏卡在樹上的驢子,
掉了冰淇淋的小企鵝,
須要抱抱的無尾熊寶寶,
他會不會停下腳步幫助他們?
還是只顧比賽,把別人放在一旁?
故事讀到每一段,我們可以問孩子,
如果是他,會做什麼選擇?
再次對照故事的情節,
請孩子想想,在衝刺的人生中,
當我們半途遇到須要幫忙的人,
向他們伸出援手,比較重要?
還是趕上比賽的對手比較重要?
停下腳步就一定會落後別人嗎?
其實,當我們願意為身邊的人付出關懷時,
大家才能一起越來越好,
才能共同分享最美的「勝利」滋味。
*****************************************
<資料來源: 博客來>